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类型14《刷子李》word版教案.docx

  • 上传人:n***
  • 文档编号:165356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28.4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刷子李 14 刷子 word 教案
    资源描述:

    《14《刷子李》word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刷子李》word版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师客文库上搜索。

    1、14刷子李教学目标1认识“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7个词语。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3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知道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4激发阅读俗世奇人一书的兴趣。由一篇带一本。教学重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教学策略认写字词认读“浆”字,要根据音、义上的差异来识别字音。“浆”有两种读音:读jing时,可以组词“浆糊”,同“糨糊”,表示用面粉等做成的可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表示其他意思时,

    2、读jin,可以组词“琼浆、浆果、浆洗”等。认读“傅、袱”2个字,要对照普通话轻声规律和习惯读法。在读“师傅、包袱”这两个词时,分别将“傅、袱”读成轻声。认读“蘸、诈、怔”3个字,宜注意这3个字的声母都是翘舌音zh。另外,“怔”的韵母是后鼻音eng。认读“馅”字,宜先整体认读“露馅儿”一词。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读好多音字“露(lu)”,又要读好儿化音。“袱、傻、浆、芝、圣、轰”6个字中,前2个是左右结构的字,后4个是上下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捺”的写法,了解“字无双捺”的书写规律,还要注意区分平捺、直捺的写法。如“芝”的最后一笔是平捺,“浆”的最后一笔是直捺,“袱”的第十笔是直捺;“轰、傻”

    3、2个字,由于最后一笔是直捺,所以分别将左侧“又”的捺、中间“八”的捺都变成了点。同时,还应提醒学生注意,“圣、轰”中的“又”字在作为不同部件时大小、位置、笔画的变化。阅读理解本文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味儿”,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单传神。本文在写法上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正面描写。第二,侧面描写。为了烘托人物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教学时既要抓住“刷子李”技艺高超这个明线,又要抓住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这一暗线展开教学。正面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

    4、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立体起来。文中也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曹小三开始听说师傅有手绝活时,“半信半疑”;师傅刷墙时,他最关心的还是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看见师傅身上出现白点时,他以为师傅“名气有诈”;直到最后曹小三发现白点实际上是一个烟洞,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侧面描写主人公“艺高胆大”,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之情。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将一个普通的民间高手形象呈现在大家眼前。积累运用刷子李一文主要运用了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描写“刷子李”粉刷时,“一举刷子、划过屋顶、悠然摆来、悠然摆去”等这些娴熟的动作是对其的正面描写;描

    5、写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的心理变化,是对“刷子李”的侧面描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一个人进行具体描写。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2搜集冯骥才及俗世奇人的资料。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浆、诈、怔”等7个生字,会写“袱、浆、芝、圣、轰”5个字。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3概括作者选取的典型事例,知道写人物时,要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教学过程板块一解读课题,了解背景活动1结合课题,感受人物特点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提示:“子”念轻声。2为什么叫“刷子李”呢?预设:一个姓李的人,他刷墙的本领特别高

    6、,所以叫“刷子李”。3补充资料,解释称谓。课件出示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就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泥人张”;有个姓刘的风筝做得特别棒,就叫他“风筝刘”。活动2作者介绍及知识备查1作者介绍。课件出示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主要作品:雕花烟斗神鞭俗世

    7、奇人等。这篇课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2解释“俗世奇人”。“俗世”是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的民间社会。“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或工匠。3简介俗世奇人。课件出示清光绪年间,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居,性格迥然相异,然而,燕赵之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盐,风俗习惯强悍。近一百多年来,列举所有中华大灾大难,没有一个不首当其冲,于是产生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赫上层,又在市井民间。作者听的很多,长记在心,所以,作者随想随记,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出现的社会风土人情。每个人一篇,各不相关,最后写成一书,名为俗世奇人。全书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题中

    8、提取信息,了解标题的特点,感受名字(课题)的“独特”,激发兴趣。能给学生写作时拟题带来启示,为接下来的“初试身手”“习作”做铺垫。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1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出示学习任务。(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标注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2)组内展示朗读,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词。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根据语义,读多音字。出示:刷浆、调浆、和着琴音、得刷九天、露馅儿。要点:“浆”,读jing时,指比较浓的液体,文中指较浓的粉浆。“调”,读tio时,是“配合均匀,使配合均匀”的意思,文中指将粉浆调匀。“和”,读h时,表示“声音相应”,文中指“刷子李”的刷墙动作好像在和谐地跟着琴音。“

    9、得”,读di,文中是“需要”的意思。“露馅儿”中的“露”,读lu,指“显出来,现出来”,文中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却暴露出来。(2)依照惯例,读轻声字。出示:包袱、师傅。要点:两个词的后一个字都读轻声。(3)关注声韵,读易错字:蘸浆、有诈、发怔。3汇报重点讨论的词语。(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难理解的词语)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刷浆师傅派头包袱水桶屏障芝麻神圣侵犯露馅儿轰然难堪欺诈捏脸发怔发傻半信半疑(1)“芝麻”“水桶”可以结合图片来理解。(2)“发怔”和“欺诈”“派头”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理解。“发怔”是“发呆”的意思;“欺诈”是“欺

    10、骗”的意思;“派头”就是“气派”的意思。(3)“刷浆”和“包袱”“难堪”可以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刷浆”是“用刷子在墙壁上刷石灰浆”的意思。“包袱”就是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难堪”的意思是“难为情”。(4)“半信半疑”可以用拆分词语的方法理解,意思是“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5)其他词语可以查词典来理解。“屏障”是“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的意思。“侵犯”的意思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露馅儿”是“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的意思。“轰然”形容声音大。课件出示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图片理解“芝麻”“水桶”。找近义词理解“发怔”“欺诈”“派头”。联系课文内容理

    11、解“刷浆”“包袱”“难堪”。通过拆分词语来理解“半信半疑”。查词典理解“屏障”“侵犯”“露馅儿”“轰然”。5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仿照读。教师像表演相声一样,将课文说成一段单口相声,然后学生模仿读。(2)教师提建议,学生创意读。引导学生同桌互相配合着,将原文说成一段对口相声,进行创意读。活动2区分捺画,写好汉字1比较捺画,区分不同。学生观察“袱、浆、芝、圣、轰”的捺画,总结出捺的书写规律。2范写“芝”,学写平捺。教师示范并提示平捺的书写要领。学生练习书写“芝”。3范写“浆”“袱”,学写直捺。教师示范并提示直捺的书写要领。学生练习书写“浆”“袱”。4范写“轰”,把捺变点。教师示范并提示把

    12、捺变点的书写要领。学生练习书写“轰”。活动3再读课文,概括作者所选的典型事例1过渡: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这篇课文选取了什么事例来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呢?2组织学生交流文中人物的关系。预设:曹小三是刷子李的徒弟,刷子李是曹小三的师傅。3追问:文章是以谁的视角来叙述的?预设:文章是以曹小三的视角来叙述的。4默读课文,以曹小三的视角概括事例。5组织全班交流。预设:刷子李新收的徒弟曹小三,对有关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只要有白点就不收人家钱的传说一直半信半疑。学徒第一天,他跟随师傅去给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目睹了师傅的绝活后,他不由得对师傅佩服至

    13、极。6小结:课文以曹小三的视角来叙述,通过他观察师傅刷墙,印证了传说是真的,表现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看来要把人物某方面的特点很好地表现出来,首先要选择典型的事例。设计意图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明确,阅读写人的文章,要准确把握文中人物的特点,需结合具体的事例。这也为本单元习作“选取典型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打下基础。另外,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也能让学生明确文章是以曹小三的视角展开叙述的,为后面关注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做好铺垫。板块三研读课文,感受“技艺高超”活动1联系旧知,交流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技艺高超)2引导学生联系旧知

    14、,交流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在具体叙述事情时,可以用上哪些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呢?预设: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3画出描写刷子李的语句,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刷子李的外貌、动作等,来表现他的技艺高超的?(1)学生默读课文第16自然段,找出描写刷子李的语句。(2)学生交流找出的句子。课件出示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

    15、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提示:同学们,老师把你们刚才交流的句子归类后呈现在了屏幕上,现在请你们读一读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4归类,感悟技艺高超。预设:作者从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三个方面直接描写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这种表达方法叫作正面描写。5方法总结:正面描写。活动2研读关键句子,体会正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课件出示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师客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4《刷子李》word版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shikewenku.com/doc/1653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1 师客巴巴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黔ICP备2021006494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