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对题23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Zip

收藏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题对题23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Zip题对题23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Zip
题对题23 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原卷版).docx
题对题23 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解析版).docx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题对题23 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原卷版).docx--点击预览
    • 题对题23 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解析版).docx--点击预览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8458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3-16
8
金币
关 键 词:
热点·重点·难点 题对题23 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对于 23 速率 平衡 及其 影响 因素 年高 化学 热点 热门 重点 难点 高考 专用
资源描述:
第1 页,共 21 页题对题题对题 23 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引起 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引起 引起 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引起 (2)纯液体、固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纯液体和固态物质的浓度为常数,故不能用固态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是固态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如煤粉由于表面积大,燃烧时比煤块快得多。(3)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条件改变影响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瞬间增大,v逆瞬间不变,随后也增大v正和 v逆都增大,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对无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地增大升高温度v正和 v逆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第2 页,共 21 页2突破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注意“三关注”:一要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热恒容、绝热恒压;二要关注反应特点,是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三要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或固体的分解反应。(2)(3)从现象上判断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减小压强向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温度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 v正、v逆,平衡不移动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复合判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复合判据为 GHTS。第3 页,共 21 页当 GHTSError!1解答化学速率及影响因素试题的思维建模2解答化学平衡移动类试题的思维建模1(2022.1浙江卷)AB 型强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可视作特殊的化学反应)表示为 AB(s)=An+(aq)+Bn-(aq),其焓变和熵变分别为 H 和 S。对于不同组成的 AB 型强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和 S 均大于零BH 和 S 均小于零CH 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S 大于零第4 页,共 21 页DH 和 S 均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2(2021.6浙江卷)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物质熵的大小比较,合理的是( )A1molCH4(g)1molH2(g) B1molH2O(g)2molH2O(g) C1molH2O(s)1molH2O(l)D1molC(s,金刚石)1molC(s,石黑) 3(2021海南卷)制备水煤气的反应 C (s)H2O(l)CO(g)H2(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S0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C恒温下,增大总压,H2O(g)的平衡转化率不变D恒温恒压下,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增大4(2021福建卷)实验室配制碘水时,通常将溶于溶液:2IKI。关于该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为B滴入淀粉溶液,不变蓝KIC加水稀释,平衡逆向移动D加少量 AgNO3固体平衡正向移动5(2021北京卷)已知 2NO2(g)N2O4(g) H 2.51060C升高温度,既增大反应速率又增大 KD选用适宜催化剂可达到尾气排放标准10(2020.1浙江卷)在干燥的 HCl 气流中加热 MgCl26H2O,能得到无水 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Cl2nH2O(s)=MgCl2(n1)H2O(s)H2O(g)H0BMgCl22H2O(s)=Mg(OH)2(s)2HCl(g),HCl 气流可抑制反应进行CMgCl2H2O(s)=Mg(OH)Cl(s)HCl(g),升高温度,反应更易发生DMgCl24H2O(s)=MgCl22H2O(s)2H2O(g),HCl 气流可抑制反应进行11(2020.1浙江卷)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2B(g) 3C(g)。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n/molt/minn(A)n(B)n(C)02.02.4050.9101.615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in 用 A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09 mol LminB该反应在 10 min 后才达到平衡C平衡状态时,1c(C)0.6 mol LD物质 B 的平衡转化率为 20%12(2020.7浙江卷)一定条件下:2NO2(g)N2O4(g) 。在测定 NO2的相H0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温度 0、压强 50 kPaB温度 130、压强 300 kPa第7 页,共 21 页C温度 25、压强 100 kPaD温度 130、压强 50 kPa13(2020江苏卷)反应可用于纯硅的制备。下列42SiCl (g)+2H (g)Si(s)+4HCl(g)高温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 、H0S0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4242c (HCl)Kc SiClcHC高温下反应每生成 1 mol Si 需消耗22 22.4LHD用 E 表示键能,该反应H=4E(Si-Cl)+2E(H-H)-4E(H-Cl)14(2020天津卷)已知Co(H2O)62+呈粉红色,CoCl42-呈蓝色,ZnCl42-为无色。现将 CoCl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Co(H2O)62+4Cl- CoCl42-+6H2O H,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Co(H2O)62+和CoCl42-中 键数之比为 3:2B由实验可推知HCoCl42-15(2020北京卷)一定温度下,反应 I2(g)+H2(g)2Hl(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 c(I2)=0.11mmolL-1,c(HI)=0.78mmolL-1。相同度温下,按下列 4 组初始浓度进行实验,反应逆向进行的是(注:1mmolL-1=10-3molL-1) ( )ABCD第8 页,共 21 页c(I2)/mmolL-11.000.220.440.11c(H2)/mmolL-11.000.220.440.44c(HI)/mmolL-11.001.564.001.561(2022江西省赣州市高三期末)某温度下,在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3 molA 和2 mol B 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2D(?)。反应 5 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 25: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B该条件下反应到达平衡,v(A)=0.06mol/(Lmin)C该条件下,在该容器中继续投入 3 molA 和 2 mol B,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D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化学平衡常数 K 不变2(2022北京市丰台区高三期末)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CO2(g) H2O(g)+CO(g) H0,已知 H2(g)和 CO2(g)的初始浓度均为 0.01molL-1,测得H2的平衡转化率为 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60%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K 增大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2.25D若初始 H2(g)、CO2(g)、H2O(g)、CO(g)浓度均为 0.01molL-1,则反应逆向进行3(2022上海市徐汇中学高三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H2(g)CO(g)H2O(g),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CV正(H2)=V逆(H2O)DC(CO2)=C(CO)第9 页,共 21 页4(2022浙江省余姚市慈溪市高三适应性测试)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 1 molC2H5OH 和含 1molHBr 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2H5Br 和 C2H5OH的沸点分别为 38.4和 78.5。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入 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将氢溴酸改成 NaBr(s)和浓硫酸,可能有利于生成 C2H5BrC若反应物增大至 2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 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5(2022辽宁省丹东市五校高三联考)NO2和 N2O2存在平衡:2NO2 (g)N2O4(g) H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断裂 2molNO2(g)中的共价键需能量小于断裂 1molN2O4(g)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B1mol 平衡混合气体中含 N 原子的物质的量大于 1molC恒容升温,由于平衡逆向移动导致气体颜色变深D恒温时,缩小容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6(2022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在某一密闭容器中,下列关于可逆反应 2NH3(g)+CO2(g)CO(NH2)2(s)+H2O(1)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书写正确的是( )AK=BK=22223cCO(NH ) c(H O)c(CO ) c(NH )232c(CO ) c(NH )c(H O)CK=DK=2231c(CO ) c (NH )232222c (NH ) c(CO )c(H O) cCO(NH ) 7(2022河北安平中学高三期中)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 H0B2CO(g)=2C(s)+O2(g) H0CN2(g)+3H2(g)2NH3(g) H0 DCaCO3(s)=CaO(s)+CO2(g) H08(2022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第一轮复习联考)制水煤气的反应为 C(s)+H2O(g)CO(g)+H2(g) H0,现将一定量的原料充入一个容积不变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在恒第10 页,共 21 页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CO 与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BH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C混合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9(2022山东省高三第三次联考)一定温度下,反应 MgCl2(l)Mg(l) +Cl2(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c(Cl2)B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l2的浓度增大C减小氯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D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增大10(2022浙江省绍兴市高三选考诊断性考试)已知如下平衡:Ag+(aq)+2NH3(aq) Ag(NH3)2+ (aq) K1=1.1010-7Ag+(aq)+2Cl- (aq) AgCl(s) K1=6.90109AgCl(s)+2NH3(aq) Ag(NH3)2+ (aq) +2Cl- (aq) K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反应,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后,平衡逆向移动B对于反应,加入少量 NaCl 固体后,平衡正向移动C由 K1、K2可知,相同条件下,Ag+更容易和氨水反应D反应的平衡常数+-33 2323cAg(NH ) c(Cl )K =1.60N( H )10c11(2022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质量检测)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反应一定可以自发进行H0S0B根据反应的自发性可以预测该反应发生的快慢C可逆反应正向进行时,正反应具有自发性,一定小于零H第11 页,共 21 页D常温下,反应 C(s)+ CO2(g)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师客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题对题23速率与平衡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Zip
链接地址:https://www.shikewenku.com/doc/18458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1 师客巴巴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黔ICP备2021006494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