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对题17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2022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Zip
第1 页,共 17 页题对题题对题 17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氯气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碳、硅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3硫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4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第2 页,共 17 页1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盲点液氯密封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 2NA、NA或小于 NA(Cl2和 H2O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实验室制 Cl2,除了用 MnO2和浓盐酸反应外,还可以用 KMnO4、KClO3、NaClO与浓盐酸反应且都不需要加热,如 ClOCl2H=Cl2H2O。酸性 KMnO4溶液,用的是 H2SO4酸化而不是盐酸。ClO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 ClO与SO、I、Fe2均不能大量共存;23ClO能水解,因 HClO 酸性很弱,ClO水解显碱性,如Fe33ClO3H2O=Fe(OH)33HClO,所以 ClO与 Fe3、Al3均不能大量共存。向 Ca(ClO)2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生成 CaSO4而不是 CaSO3,其离子方程式为Ca23ClOSO2H2O=CaSO4Cl2HClO(少量 SO2),Ca22ClO2SO22H2O=CaSO42ClSO4H(过量 SO2)。24当 Fe 和 Cl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时,不论 Fe 过量或不足,由于 Cl2的强氧化性,产物一定是 FeCl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 NaClO,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 Ca(ClO)2。 “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 ClOCl2H=Cl2H2O。由于电离常数 Ka1(H2CO3)Ka(HClO)Ka2(H2CO3),所以向 NaClO 溶液通入 CO2,不第3 页,共 17 页论 CO2过量还是少量,均发生 CO2H2OClO=HClOHCO,但是与 Ca(ClO)2反应 3时应为 CO2(少)Ca(ClO)2H2O=CaCO32HClO。液溴需要用水封,溴蒸气呈红棕色,液溴呈深红棕色,溴水呈橙色,溴的 CCl4溶液呈橙红色。2硅及其化合物知识盲点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通常原子晶体不导电,但硅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作光电池的材料。SiO2不导电,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 C 和 SiO2在高温下反应,由于 C 过量,生成的是 CO而不是 CO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 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盛放,但不能用玻璃塞。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 SiO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 SiO2能与 HF 反应。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硅胶(mSiO2nH2O)是一种很好的无毒干燥剂。H2CO3的酸性大于 H2SiO3的,所以有 Na2SiO3CO2(少量)H2O=H2SiO3Na2CO3,但高温下 Na2CO3SiO2Na2SiO3CO2也能发生,= = = = =高温 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SiO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气体 CO2。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3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盲点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 NaOH 溶液,还可以用 CS2,但不能用酒精。SO2使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表现 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 SO2的漂白性;使溴水、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表现 SO2的还原性;SO2与 H2S 反应,表现 SO2的氧化性;SO2和 Cl2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把 SO2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 NH3或加入 NaOH 溶液,第4 页,共 17 页或把 BaCl2改成 Ba(NO3)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 BaSO3沉淀,后者生成 BaSO4沉淀。浓 HNO3和 Cu(足量)、浓 H2SO4和 Cu(足量)、浓盐酸和 MnO2(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 Zn 和浓 H2SO4的反应。C 与浓硫酸反应时,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 CuSO4确定水品红溶液确定 SO2酸性 KMnO4溶液除去 SO2品红溶液检验 SO2是否除净澄清石灰水确定CO2。4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盲点NO 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在 NO2或 NO 与 O2通入水的计算中常用到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两个方程式。浓 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NO2,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Fe3。硝酸、浓 H2SO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 HNO3、HClO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强氧化性酸(如 HNO3、浓 H2SO4)与金属反应不生成 H2;金属和浓 HNO3反应一般生成 NO2,而金属和稀 HNO3反应一般生成 NO。实验室制备 NH3,除了用 Ca(OH)2和 NH4Cl 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 NaOH固体或 CaO)制取,而检验 NH需用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 4的气体,以确定 NH的存在。 4收集 NH3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以吸收 NH3。铜与浓 HNO3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 NO2,而与稀 HNO3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 HCl 和 NH3的相互检验。NH3、HCl、SO2、NO2可用水进行喷泉实验,水中溶解度小的气体可用其他溶剂(如 CO2和 NaOH 溶液)进行喷泉实验。第5 页,共 17 页1(2022.1浙江卷)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相同条件下,Br2与 PBr3反应比 Cl2与 PCl3反应难BOPBrCl2与足量 H2O 作用生成 2 种酸C相同条件下,与水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OPBr3、OPCl3、OPF3DPBr3与足量 C2H5OH 作用可得到 P(OC2H5)32(2021辽宁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与水充分反应转移 1 mol 电子222.4LClB和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24H SO2CuCl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DSO2 与 KClO 溶液反应:2223SO2ClOH O2HClOSO3(2021辽宁卷)含 S 元素的某钠盐 a 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Bc 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Cd 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反应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4(2021山东卷)工业上以 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 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6 页,共 17 页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 NaHCO3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D中和后溶液中含 Na2SO3和 NaHCO35(2021山东卷)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向 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 HSO 具有氧化性3B向酸性 KMnO4溶液中加入 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证明 Fe3O4中含 Fe()C向浓 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 HNO3反应生成 NO2D向 NaClO 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 NaClO 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6(2021河北卷)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和 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 NO、SO2和 PM2.5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 NO 和 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D工业废气中的 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7(2021河北卷)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 H2SO4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BNaClO、KClO3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 pH 减小而增强C加热 NaI 与浓 H3PO4混合物可制备 HI,说明 H3PO4比 HI 酸性强D浓 HNO3和稀 HNO3与 Cu 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为 NO2和 NO,故稀 HNO3氧化性第7 页,共 17 页更强8(2021北京卷)室温下,1 体积的水能溶解约 40 体积的 SO2。用试管收集 SO2后进行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 SO2与水发生了反应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 SO2的溶解已达饱和C取出试管中的溶液,立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H+、H+-3HSO-3HSO2-3SO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 pH 下降,是由于 SO2挥发9(2021北京卷)下列方程式不能准确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A酚酞滴入醋酸钠溶液中变为浅红色:CH3COO-+H2OCH3COOH+OH-B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4Na+O2=2Na2OC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2Al+2OH-+2H2O=2+3H22AlOD将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产生黄色沉淀:SO2+2H2S=3S+2H2O10(2021湖北卷)“碳中和”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下列有关 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是形的极性分子BCO2可催化还原为甲酸CCO2晶体可用于人工增雨DCO2是侯氏制碱法的原料之一11(2020天津卷)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 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NaOHBNaClCNaClODNa2CO312(2020.1浙江卷)100%硫酸吸收 SO3可生成焦硫酸(分子式为 H2S2O7或 H2SO4S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2O7水溶液呈中性第8 页,共 17 页B焦硫酸具有强氧化性CNa2S2O7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新盐D100%硫酸吸收 SO3生成焦硫酸的变化是化学变化13(2020.7浙江卷)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发生反应:Ca3SiO5+4NH4Cl CaSiO3+2CaCl2+4NH3+2H2OB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C能与,反应生成新盐2SOD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 SiO21(2022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三期中)2021 年 10 月 16 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名航天员航天服上的手套橡胶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碳纤维材料操纵棒是航天员手臂“延长器”,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核心舱搭载的柔性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D火箭采用的高强度新型钛合金构件属于金属材料2(2022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阶段性联考)下列关于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说明 NO2是酸性氧化物BSO2能使 KMnO4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 SO2具有漂白性C向酸性 KMnO4溶液中加入 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说明 Fe3O4中含有+2 价 FeD硫与浓 H2SO4在加热条件下生成 SO2和水,说明浓 H2SO4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第9 页,共 17 页3(2022辽宁省六校高三期中联考)工业上制备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合理的是( )AN2(g)NO(g)HNO3(aq) 2O g放电 2H O l B石英砂粗硅SiHCl3纯硅 焦炭高温H C l加热 2H高温 C饱和食盐水漂白粉N aO H 溶液2电解C l DNH3(g)Na2CO3(s)
收藏
压缩包目录
|
预览区
|
-
全部
- 题对题17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原卷版).docx--点击预览
- 题对题17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点击预览
|
|
编号:1846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3-16
8
金币
- 关 键 词:
-
热点·重点·难点
题对题17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2022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对于
17
非金属元素
及其
化合物
年高
化学
热点
热门
重点
难点
高考
专用
- 资源描述:
-
第1 页,共 17 页题对题题对题 17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氯气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碳、硅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3硫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4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第2 页,共 17 页1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盲点液氯密封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 2NA、NA或小于 NA(Cl2和 H2O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实验室制 Cl2,除了用 MnO2和浓盐酸反应外,还可以用 KMnO4、KClO3、NaClO与浓盐酸反应且都不需要加热,如 ClOCl2H=Cl2H2O。酸性 KMnO4溶液,用的是 H2SO4酸化而不是盐酸。ClO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 ClO与SO、I、Fe2均不能大量共存;23ClO能水解,因 HClO 酸性很弱,ClO水解显碱性,如Fe33ClO3H2O=Fe(OH)33HClO,所以 ClO与 Fe3、Al3均不能大量共存。向 Ca(ClO)2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生成 CaSO4而不是 CaSO3,其离子方程式为Ca23ClOSO2H2O=CaSO4Cl2HClO(少量 SO2),Ca22ClO2SO22H2O=CaSO42ClSO4H(过量 SO2)。24当 Fe 和 Cl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时,不论 Fe 过量或不足,由于 Cl2的强氧化性,产物一定是 FeCl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 NaClO,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 Ca(ClO)2。 “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 ClOCl2H=Cl2H2O。由于电离常数 Ka1(H2CO3)Ka(HClO)Ka2(H2CO3),所以向 NaClO 溶液通入 CO2,不第3 页,共 17 页论 CO2过量还是少量,均发生 CO2H2OClO=HClOHCO,但是与 Ca(ClO)2反应 3时应为 CO2(少)Ca(ClO)2H2O=CaCO32HClO。液溴需要用水封,溴蒸气呈红棕色,液溴呈深红棕色,溴水呈橙色,溴的 CCl4溶液呈橙红色。2硅及其化合物知识盲点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通常原子晶体不导电,但硅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作光电池的材料。SiO2不导电,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 C 和 SiO2在高温下反应,由于 C 过量,生成的是 CO而不是 CO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 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盛放,但不能用玻璃塞。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 SiO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 SiO2能与 HF 反应。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硅胶(mSiO2nH2O)是一种很好的无毒干燥剂。H2CO3的酸性大于 H2SiO3的,所以有 Na2SiO3CO2(少量)H2O=H2SiO3Na2CO3,但高温下 Na2CO3SiO2Na2SiO3CO2也能发生,= = = = =高温 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SiO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气体 CO2。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3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盲点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 NaOH 溶液,还可以用 CS2,但不能用酒精。SO2使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表现 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 SO2的漂白性;使溴水、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表现 SO2的还原性;SO2与 H2S 反应,表现 SO2的氧化性;SO2和 Cl2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把 SO2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 NH3或加入 NaOH 溶液,第4 页,共 17 页或把 BaCl2改成 Ba(NO3)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 BaSO3沉淀,后者生成 BaSO4沉淀。浓 HNO3和 Cu(足量)、浓 H2SO4和 Cu(足量)、浓盐酸和 MnO2(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 Zn 和浓 H2SO4的反应。C 与浓硫酸反应时,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 CuSO4确定水品红溶液确定 SO2酸性 KMnO4溶液除去 SO2品红溶液检验 SO2是否除净澄清石灰水确定CO2。4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盲点NO 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在 NO2或 NO 与 O2通入水的计算中常用到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两个方程式。浓 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NO2,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Fe3。硝酸、浓 H2SO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 HNO3、HClO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强氧化性酸(如 HNO3、浓 H2SO4)与金属反应不生成 H2;金属和浓 HNO3反应一般生成 NO2,而金属和稀 HNO3反应一般生成 NO。实验室制备 NH3,除了用 Ca(OH)2和 NH4Cl 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 NaOH固体或 CaO)制取,而检验 NH需用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 4的气体,以确定 NH的存在。 4收集 NH3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以吸收 NH3。铜与浓 HNO3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 NO2,而与稀 HNO3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 HCl 和 NH3的相互检验。NH3、HCl、SO2、NO2可用水进行喷泉实验,水中溶解度小的气体可用其他溶剂(如 CO2和 NaOH 溶液)进行喷泉实验。第5 页,共 17 页1(2022.1浙江卷)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相同条件下,Br2与 PBr3反应比 Cl2与 PCl3反应难BOPBrCl2与足量 H2O 作用生成 2 种酸C相同条件下,与水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OPBr3、OPCl3、OPF3DPBr3与足量 C2H5OH 作用可得到 P(OC2H5)32(2021辽宁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与水充分反应转移 1 mol 电子222.4LClB和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24H SO2CuCl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DSO2 与 KClO 溶液反应:2223SO2ClOH O2HClOSO3(2021辽宁卷)含 S 元素的某钠盐 a 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Bc 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Cd 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反应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4(2021山东卷)工业上以 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 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6 页,共 17 页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 NaHCO3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D中和后溶液中含 Na2SO3和 NaHCO35(2021山东卷)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向 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 HSO 具有氧化性3B向酸性 KMnO4溶液中加入 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证明 Fe3O4中含 Fe()C向浓 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 HNO3反应生成 NO2D向 NaClO 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 NaClO 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6(2021河北卷)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和 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 NO、SO2和 PM2.5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 NO 和 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D工业废气中的 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7(2021河北卷)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 H2SO4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BNaClO、KClO3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 pH 减小而增强C加热 NaI 与浓 H3PO4混合物可制备 HI,说明 H3PO4比 HI 酸性强D浓 HNO3和稀 HNO3与 Cu 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为 NO2和 NO,故稀 HNO3氧化性第7 页,共 17 页更强8(2021北京卷)室温下,1 体积的水能溶解约 40 体积的 SO2。用试管收集 SO2后进行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 SO2与水发生了反应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 SO2的溶解已达饱和C取出试管中的溶液,立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H+、H+-3HSO-3HSO2-3SO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 pH 下降,是由于 SO2挥发9(2021北京卷)下列方程式不能准确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A酚酞滴入醋酸钠溶液中变为浅红色:CH3COO-+H2OCH3COOH+OH-B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4Na+O2=2Na2OC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2Al+2OH-+2H2O=2+3H22AlOD将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产生黄色沉淀:SO2+2H2S=3S+2H2O10(2021湖北卷)“碳中和”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下列有关 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是形的极性分子BCO2可催化还原为甲酸CCO2晶体可用于人工增雨DCO2是侯氏制碱法的原料之一11(2020天津卷)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 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NaOHBNaClCNaClODNa2CO312(2020.1浙江卷)100%硫酸吸收 SO3可生成焦硫酸(分子式为 H2S2O7或 H2SO4S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2O7水溶液呈中性第8 页,共 17 页B焦硫酸具有强氧化性CNa2S2O7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新盐D100%硫酸吸收 SO3生成焦硫酸的变化是化学变化13(2020.7浙江卷)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发生反应:Ca3SiO5+4NH4Cl CaSiO3+2CaCl2+4NH3+2H2OB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C能与,反应生成新盐2SOD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 SiO21(2022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三期中)2021 年 10 月 16 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名航天员航天服上的手套橡胶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碳纤维材料操纵棒是航天员手臂“延长器”,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核心舱搭载的柔性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D火箭采用的高强度新型钛合金构件属于金属材料2(2022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阶段性联考)下列关于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说明 NO2是酸性氧化物BSO2能使 KMnO4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 SO2具有漂白性C向酸性 KMnO4溶液中加入 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说明 Fe3O4中含有+2 价 FeD硫与浓 H2SO4在加热条件下生成 SO2和水,说明浓 H2SO4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第9 页,共 17 页3(2022辽宁省六校高三期中联考)工业上制备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合理的是( )AN2(g)NO(g)HNO3(aq) 2O g放电 2H O l B石英砂粗硅SiHCl3纯硅 焦炭高温H C l加热 2H高温 C饱和食盐水漂白粉N aO H 溶液2电解C l DNH3(g)Na2CO3(s)
展开阅读全文

师客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