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Zip
第1 页,共 7 页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历史试题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1. 饱受争议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 2013 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A.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B.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C.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D.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2. 三字经 :“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隋宋B. 秦隋元C. 秦元明D. 隋元明3. 郭沫若所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的人物是()A. 唐高宗B. 唐高祖C. 唐太宗D. 武则天4. 学习隋唐史后, 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文明初露曙光B. 分裂走向统一C. 繁荣与开放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5. 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反映了( )A.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B.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 简法轻刑,修定法律D. 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6.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下列帝王中,“以人为镜”多次采纳魏征忠言的是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7. “穿越小说” “穿越电视剧” 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你可能看到一起诵诗骑马的妇女 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遣唐使” 进京赶考的读书人A. B. C. D. 8.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曲辕犁筒车水排耧车的的第2 页,共 7 页A. B. C. D. 9. 唐朝国势开始由盛转衰的标志是()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宦官专权D. 藩镇割据10. 请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幅是A. B. C. D. 11. 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祖”是指()A. 刘邦B. 李世民C. 赵匡胤D. 铁木真12. 岳飞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B. 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C. 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13.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反映了古代我国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这一现象出现在 ()A. 魏晋时期B. 隋唐时期C. 两宋时期D. 元朝14.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东汉以前都在北方黄河流域,后来才逐渐转移到南方_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长江流域 ()A. 东汉末年B. 隋朝C. 唐朝D. 宋代15.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 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 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C. 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 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16. 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A. 岳飞.第3 页,共 7 页B. 寇准C 文天祥D. 赵构17. 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 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宋时期, 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西夏 辽 金 蒙古。A. B. C. D. 18.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有效统治辽阔的疆域,元朝实行了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皇帝制D. 行省制19. 元朝为加强对琉球的有效管辖与治理,设立的管辖机构是()A. 宣政院B. 澎湖巡检司C. 驿站D. 西域都护20.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A. 社会动乱,战争频繁B. 城市发展,商业繁荣C. 中外交流日益增多D. 民族融合不断加强21.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A. 活字印刷品B. 活字印刷术C. 雕版印刷术D. 雕版印刷品22.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A. 苏轼B. 关汉卿C. 汤显祖D. 辛弃疾23. 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第4 页,共 7 页A. 市舶司B. 平湖巡检司C. 宣政院D. 广州十三行24.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A. 秦朝和唐朝B. 西汉和唐朝C. 秦朝和明朝D. 西汉和明朝25. 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从本质上反映了A. 文化专制的加强B. 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C. 思想控制的强化D. 近代化因素的萌发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26. 请你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1)上图描述的是_朝的_(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_B余杭指今_。(3) 想一想 : 假如你是隋朝时期的商人,从 B 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4)此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27. 从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这种制度不断的演变,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它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又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5 页,共 7 页(1)看图片,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隋朝建立的什么制度?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什么制度? (3)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来形容丞相(宰相) 的地位,我国古代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是? (4)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以加强君权,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5)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统治者皇帝手握大权,有的皇帝能够励精图治从而会出现封建盛世,请举出隋唐到明清的封建盛世名称。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0.0 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0.0 分)28. 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唐朝一代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分不开的,观察如下图唐朝皇帝的画像,完成问题。(1)请你根据图片,写出三位皇帝的名字。(2)请你分别列举出这三位皇帝为唐朝的发展作了哪些贡献?(最少一点)(3)这三位皇帝你最敬佩哪一位?请你说明敬佩的理由。(4)从这些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借鉴?2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政治篇】材料一 :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 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 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第6 页,共 7 页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2)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设置了什么机构?为管理西藏地区设置的机构是什么,有何意义? 【经济篇】材料二 : “自州桥南去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进行营业” 。“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面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无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东京梦华录(3)材料二反映了宋代都市商业有何新发展?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什么? 【科技篇】材料三在许多方面, 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 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美国罗兹墨菲的亚洲史(4)列举三项宋代的科技成就。任选一个说出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第7 页,共 7 页第1 页,共 14 页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历史试题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1. 饱受争议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 2013 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A.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B.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C.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D.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答案】A【解析】【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的是隋文帝,因此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A,A 项符合题意;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B 不符合题意;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C 不符合题意;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随之灭亡,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2. 三字经 :“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隋宋B. 秦隋元C. 秦元明D. 隋元明【答案】B【解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完成统一。1279 年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辽宋夏金的分裂时期。581 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 589 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宋没有统一全国,明朝材料没涉及到,因此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3. 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的人物是()A. 唐高宗B. 唐高祖C. 唐太宗D. 武则天【答案】D【解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的第2 页,共 14 页间, 继续推行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相关政策, 发展生产, 选拔贤才, 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大唐全盛时期即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所以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其含义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故选 D。4. 学习隋唐史后, 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文明初露曙光B. 分裂走向统一C. 繁荣与开放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开放的特征,C 项正确;文明初露曙光是在先秦时期,A 项排除;分裂走向统一是在秦汉时期,B 项排除;封建国家陷入危机是在明清时期,D 项排除。故选 C。5. 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反映了( )A.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B.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 简法轻刑,修定法律D. 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意思是说“从古以来,都是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的少数民族。我没有这种偏见,对他们一视同仁”,这是唐太宗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
收藏
压缩包目录
|
预览区
|
-
全部
- 精品解析: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点击预览
- 精品解析: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点击预览
|
|
编号:19631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8.18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3-27
8
金币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滨州市
部分
部份
学校
学年
年级
下学
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 资源描述:
-
第1 页,共 7 页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历史试题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1. 饱受争议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 2013 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A.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B.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C.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D.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2. 三字经 :“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隋宋B. 秦隋元C. 秦元明D. 隋元明3. 郭沫若所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的人物是()A. 唐高宗B. 唐高祖C. 唐太宗D. 武则天4. 学习隋唐史后, 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文明初露曙光B. 分裂走向统一C. 繁荣与开放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5. 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反映了( )A.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B.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 简法轻刑,修定法律D. 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6.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下列帝王中,“以人为镜”多次采纳魏征忠言的是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7. “穿越小说” “穿越电视剧” 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你可能看到一起诵诗骑马的妇女 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遣唐使” 进京赶考的读书人A. B. C. D. 8.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曲辕犁筒车水排耧车的的第2 页,共 7 页A. B. C. D. 9. 唐朝国势开始由盛转衰的标志是()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宦官专权D. 藩镇割据10. 请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幅是A. B. C. D. 11. 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祖”是指()A. 刘邦B. 李世民C. 赵匡胤D. 铁木真12. 岳飞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B. 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C. 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13.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反映了古代我国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这一现象出现在 ()A. 魏晋时期B. 隋唐时期C. 两宋时期D. 元朝14.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东汉以前都在北方黄河流域,后来才逐渐转移到南方_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长江流域 ()A. 东汉末年B. 隋朝C. 唐朝D. 宋代15.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 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 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C. 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 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16. 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A. 岳飞.第3 页,共 7 页B. 寇准C 文天祥D. 赵构17. 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 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宋时期, 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西夏 辽 金 蒙古。A. B. C. D. 18.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有效统治辽阔的疆域,元朝实行了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皇帝制D. 行省制19. 元朝为加强对琉球的有效管辖与治理,设立的管辖机构是()A. 宣政院B. 澎湖巡检司C. 驿站D. 西域都护20.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A. 社会动乱,战争频繁B. 城市发展,商业繁荣C. 中外交流日益增多D. 民族融合不断加强21.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A. 活字印刷品B. 活字印刷术C. 雕版印刷术D. 雕版印刷品22.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A. 苏轼B. 关汉卿C. 汤显祖D. 辛弃疾23. 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第4 页,共 7 页A. 市舶司B. 平湖巡检司C. 宣政院D. 广州十三行24.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A. 秦朝和唐朝B. 西汉和唐朝C. 秦朝和明朝D. 西汉和明朝25. 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从本质上反映了A. 文化专制的加强B. 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C. 思想控制的强化D. 近代化因素的萌发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26. 请你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1)上图描述的是_朝的_(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_B余杭指今_。(3) 想一想 : 假如你是隋朝时期的商人,从 B 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4)此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27. 从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这种制度不断的演变,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它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又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5 页,共 7 页(1)看图片,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隋朝建立的什么制度?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什么制度? (3)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来形容丞相(宰相) 的地位,我国古代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是? (4)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以加强君权,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5)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统治者皇帝手握大权,有的皇帝能够励精图治从而会出现封建盛世,请举出隋唐到明清的封建盛世名称。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0.0 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0.0 分)28. 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唐朝一代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分不开的,观察如下图唐朝皇帝的画像,完成问题。(1)请你根据图片,写出三位皇帝的名字。(2)请你分别列举出这三位皇帝为唐朝的发展作了哪些贡献?(最少一点)(3)这三位皇帝你最敬佩哪一位?请你说明敬佩的理由。(4)从这些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借鉴?2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政治篇】材料一 :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 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 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第6 页,共 7 页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2)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设置了什么机构?为管理西藏地区设置的机构是什么,有何意义? 【经济篇】材料二 : “自州桥南去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进行营业” 。“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面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无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东京梦华录(3)材料二反映了宋代都市商业有何新发展?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什么? 【科技篇】材料三在许多方面, 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 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美国罗兹墨菲的亚洲史(4)列举三项宋代的科技成就。任选一个说出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第7 页,共 7 页第1 页,共 14 页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历史试题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1. 饱受争议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 2013 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A.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B.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C.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D.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答案】A【解析】【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的是隋文帝,因此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A,A 项符合题意;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B 不符合题意;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C 不符合题意;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随之灭亡,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2. 三字经 :“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隋宋B. 秦隋元C. 秦元明D. 隋元明【答案】B【解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完成统一。1279 年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辽宋夏金的分裂时期。581 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 589 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宋没有统一全国,明朝材料没涉及到,因此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3. 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的人物是()A. 唐高宗B. 唐高祖C. 唐太宗D. 武则天【答案】D【解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的第2 页,共 14 页间, 继续推行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相关政策, 发展生产, 选拔贤才, 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大唐全盛时期即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所以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其含义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故选 D。4. 学习隋唐史后, 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文明初露曙光B. 分裂走向统一C. 繁荣与开放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开放的特征,C 项正确;文明初露曙光是在先秦时期,A 项排除;分裂走向统一是在秦汉时期,B 项排除;封建国家陷入危机是在明清时期,D 项排除。故选 C。5. 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反映了( )A.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B.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 简法轻刑,修定法律D. 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意思是说“从古以来,都是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的少数民族。我没有这种偏见,对他们一视同仁”,这是唐太宗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
展开阅读全文

师客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