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类型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doc

  • 上传人:n***
  • 文档编号:248913
  • 上传时间:2022-07-26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3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运用 情景 教学法 提高 小学 数学 教学 效率
    资源描述:

    《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doc(2页珍藏版)》请在师客文库上搜索。

    1、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张亚娟(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通江学校 四川 德阳618017)摘要:由于情景教学法具有逼真的形象、真切的情感、寓教于乐等特征,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受到了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应用。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从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调动和激发起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使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景教学 效率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息息相关,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仍然是以感性和形象思维为主,对于

    2、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在身心发展和心理特征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尤其是在新课改不断推广的前提下,充分的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为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营造深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的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一、在情境中设疑,创设活动化课堂情境。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

    3、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数学探究活动为情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数学知识,这是教师常用的情境创设手段。正如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哲理性的语言,为数学学习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并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比如在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让他们首先将三角形的纸片通过合理分割,拼成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这样的数学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4、还让学生感受两种不同的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学科中的“转化”思想。这样的活动情境,非常具有实际价值,体验公式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抽象计算公式的理解。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创设问题情境针对于数学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要着重于以数学的角度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审视以及观察,要着重于将生活以及学生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学生基础以及学习资源,并且能够采用有效的数学因素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要及时地把握住问题发生的时机以及应对方法,进而鼓励学生学习,创设较为良好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上课前拿出一个正方形纸盒,提出问题制作一个这样的纸盒,需要运用多少硬纸。

    5、这样就有效的引发了学生对于正方形表面积计算的问题以及现实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要探究数学问题的需要。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等特点,创设出一些具有科学性以及新颖性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探索学习活动的疑问以及兴趣,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将悬念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年级加法估算的教学时,教师要可以让学生随意进行提问,学生只要说出加法算式,教师就能立即估算出接近的得数,逐一地请学生进行验证。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算式算得这么快的有效方法,是由于老师掌握着算式秘密,学生就会直接产生“秘密是什么,怎么猜想”的问题悬念,教师进而创

    6、设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欲望。三、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数学教学课堂的需要,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已经落后,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合理的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教学,按照小学生的特点,结合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整理相关数学知识,把逻辑思维较强的数学概念和公式用多种教学形式展示出来。例如,乘法口诀背诵中,可以用口诀图片来表示,用一些图片代替数字,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使学生轻松的获取背诵口诀。再如,年月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行动画,直观的

    7、让学生感受一周年太阳运行的轨迹,一个月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一日是地球自传一周。通过这些方法,将教材内容转化成能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的事物,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对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复杂,其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更是如此。如果教师在授课时采用较为直接的推理方法,学生可能难以对其进行充分的理解,但是如果应用数形结合解题思想必然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分数、百分数等问题的讲解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解题思想就可以有效的对这些类型的问题进行解答,其讲解的效果也必然十分的到位。不仅如此,通过数形结合对问题进行直

    8、观形象的表达,将有助于对问题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表示,从而达到学生快速理解、求解的效果。让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变得轻松便捷,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各级数量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自己的总结,寻找到符合自己的便捷解题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与热情。总之,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运用情景教学法,要对小学生的身心和心理特征具有充分的了解。在运用情景教学法的时候,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游戏互动、生活实例等教学方式,创设合适的情景,通过图像、语言、音乐等形式,激发起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参考文献:1 刘伟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1,(22):36-36.2 李春花.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浅析J.考试周刊,2010,(88):76-76.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师客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shikewenku.com/doc/2489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1 师客巴巴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黔ICP备2021006494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