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类型钟君----发表在《当代家庭教育》-已发.doc

  • 上传人:n***
  • 文档编号:248938
  • 上传时间:2022-07-26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30.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当代家庭教育 钟君 发表 当代 家庭教育
    资源描述:

    《钟君----发表在《当代家庭教育》-已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钟君----发表在《当代家庭教育》-已发.doc(2页珍藏版)》请在师客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钟君(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小学 四川 成都610213)摘要:浓厚的兴趣是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从教育方法与教师本身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在教育方法方面,可以巧妙设计导入,创设乐学情景,灵活运用多媒体等;在教师方面则需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综合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从中找出激趣因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 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好奇感,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是由好奇心地推动而

    2、产生的。好奇心即为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呢?笔者从小学数学教学方面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伊始,教师应该根据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重难点,设计一个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导入以引入新课,以此来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例如,教师可以对新课导入进行情景的设计,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又或者设置悬疑,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果一节课能有一个好开头,学生一开始上课就兴趣盎然,就会使课堂情趣高涨,引人入胜,从而把学生带入愉快好学的气氛中,

    3、对提高学生该节课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二、 创设乐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很持久,一堂课开始的导入激趣有时只能维持十来分钟,之后学生的兴趣又会低落下来。这时,教师要不断从教材中挖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寻找新的激发学生兴趣的着力点,创设多个乐学问题情境,使课堂在兴趣此起彼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张弛中活跃化。例如,教师可以把数学问题编得更具故事性、趣味性,让学生在浓浓的趣味中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如在讲授时间、速度应用题时,可以联系学生实际,换成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面对数学这门较为抽象化的学科,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把课堂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比如,在奶奶上街买菜的时候,是不是会用到数学运算知识?有的房屋屋顶为什么是三角形?人的鼻子又为什么会在脸的正中间呢?把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例子拿到课堂上来讲解,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来探索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生活例子结合,学生就会发现三角形的屋顶是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鼻子在脸中间则是对称美的体现。把数学知识充分联系实际生活,不仅能够直观形象地向学生们讲解数学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六、表扬与鼓励相结合,强化学习兴趣四、 建立和谐的

    5、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向师性比较强,他们喜不喜欢该门课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喜欢该门课的任课教师。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微笑带入课堂,和学生交朋友,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健康成长,学习上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赏识教育,在学生取得成功时,给予他们及时、积极的鼓励,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宽松、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也能尊重老师,信任老师,乐于与老师共同学习,并对老师所教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五、关注后进生,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方法、意志

    6、、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在一个班里,总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具有以下的特点:想学好,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比较爱面子,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但由于成绩差,对老师存在一定的恐惧,不喜欢上课,因此,学习大多时候总以失败而告终,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因此,要提高这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最关键的地方还是要给予他们多点关注,例如对他们的功课进行个别辅导,看见他们进步就及时在全班面前表扬等。对他们要充满爱心,充满诚意,以满腔的热情帮助他们,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从而使他们喜欢接近教师,喜欢上课,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六、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从“会学”中获取知识的源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7、古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引导学生“会学”,并使学生从“会学”中获取知识的源泉,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教师事先让学生用硬纸板自画自剪直径为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圆,并准备好一条带子和直尺。课堂上,教师按照课本的方法,演示圆在直尺上滚一周,再用直尺量带子的长度,记下来,最后算一算每个圆一圈的长度分别是它的直径的几倍。既要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又要动脑筋想,还要为得数的差异争得面红耳赤,然而他们在争论后醒悟过来,发现规律以后,任凭怎样算,结果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时教师便乘势揭示什么叫圆周率,并告诉学生,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

    8、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已经推算出圆周率的植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据。通过演示、讲解和学生自己操作与推导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学到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心直径圆周率”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避免了被动地接受,生吞活剥地背公式、记概念,而且活跃了思维。由于学生自己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体会到数学学习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逐步由“乐学到会学再到学会”。总之,笔者认为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与时俱进,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并付诸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参考文献:1林红.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学习(上),2011.12.2张晓.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学,2012.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师客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钟君----发表在《当代家庭教育》-已发.doc
    链接地址:https://www.shikewenku.com/doc/24893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1 师客巴巴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黔ICP备2021006494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