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第五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讲解PPT).49712.ppt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单元 明清 中国 版图 奠定 面临 挑战 讲解 PPT 49712
- 资源描述:
-
《1_第五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讲解PPT).4971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_第五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讲解PPT).49712.pptx(34页珍藏版)》请在师客文库上搜索。
1、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第五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新高考版(新教材)历史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考点1明清的政治统治基础梳理考点清单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2.政治制度(1)废除宰相制度: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宰相制度,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2)内阁的设立设立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官员称大学士职责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
2、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地位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3)宦官专权:宦官更多地得到皇帝的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张居正改革(选择性必修1)(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2)时间:1572年,明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3)措施: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4)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5)结果: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二、明清易代(1)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明朝灭
3、亡。(2)清朝统一全国:1644年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战斗击败南明残余势力,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三、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时期,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知识链接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2.君主专制的强化(1)奏折制度特点:迅速、机密。影响:多渠道了解下情、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军机处设立:雍正帝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特点:皇帝指派朝臣兼任,皇帝直接监督。职权: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3.文化专制(1)表现:大兴文字狱。(2)影响:对文化造成严
4、重的摧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四、统治危机的初显1.时间康乾盛世后期已出现;嘉庆、道光时,衰象更为明显。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2.原因(1)经济繁荣,国土开发,推动人口迅速膨胀,致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2)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加剧。(3)只开广州一处口岸对外通商,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3.表现(1)内部:以白莲教起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频频爆发。(2)外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一、明清时期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选择性必修1)1.官员的选拔(1)形式: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2)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
5、中命题。(3)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知识链接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2.官员的考核(1)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3.官员的监察(1)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但都察院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二、
6、明清时期的户籍与赋役制度(选择性必修1)1.户籍制度(1)明朝明朝以职业定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的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2)清朝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2.赋役制度(1)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2)清朝内容: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意义: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
7、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三、明清时期的基层治理、社会保障与法律、教化(选择性必修1)1.基层治理(1)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2)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2.社会保障: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3.法律(1)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戈,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2)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4.教化(1)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
8、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2)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重难提升一、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1)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如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而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则是一种新发展。(2)君主专制大幅强化。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机构的设置、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施行等方面。(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发展到顶峰,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素养提升素养提升积极方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