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类型新课标 PPT.pptx

  • 上传人:小花
  • 文档编号:472379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格式:PPTX
  • 页数:25
  • 大小:746.3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课标 PPT 新课
    资源描述:

    《新课标 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 PPT.pptx(25页珍藏版)》请在师客文库上搜索。

    1、新 课 标 新 教 学水东镇张家坝小学 谭晓艳目录板块一 新课标,到底新在哪板块二 新课程如何开展教研活动板块三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板块四 浅析听课与评课板块一 新课标,到底新在哪课程改革的五个大概念为:1、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2、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3、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4、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5、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未来教育观:应对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未来教育观:应对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所谓未来教育观,就是主张教育面向未来所谓未来教育观,就是主张教育面向未来急剧变化和高度不确定的情境,培养学生适应急剧变化和高度不确定的情境,培养学生适应变化并拥抱不确定

    2、性的态度、善于解决真实情变化并拥抱不确定性的态度、善于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高级能力、勇于承担个人选择后果境中问题的高级能力、勇于承担个人选择后果并履行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责任感。并履行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责任感。在未来教育观下,本次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理念可以归结为四点:在未来教育观下,本次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理念可以归结为四点:第一,课程人性化。教育是人的教育,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第一,课程人性化。教育是人的教育,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个性差异,因此人性化是教育的核心因素,随着教育人性化格尊严与个性差异,因此人性化是教育的核心因素,随着教育人性化日益成为教育的主流日益成为教育的主流,课程的人性

    3、化也成为教育的焦点。课程的人性化也成为教育的焦点。第二,课程第二,课程“共同体化共同体化”。今天是高度合作的时期,协作交往成为。今天是高度合作的时期,协作交往成为最基本的核心素养,要使学生过共同体的组织生活,在交往与协作中最基本的核心素养,要使学生过共同体的组织生活,在交往与协作中学习。学习。第三,课程创造化。今天我们必须要摆脱标准答案、应试教育,第三,课程创造化。今天我们必须要摆脱标准答案、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把自由创造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让孩子们把自由创造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第四,课程信息化。构建体现信息时代特点和信息文明要求的课第四,课程信息化。构建体现信息时代特点和信息文

    4、明要求的课程体系,把信息精神、信息文明渗透于课程始终,跨越时空、距离和程体系,把信息精神、信息文明渗透于课程始终,跨越时空、距离和人交流。人交流。核心素养观:解决真实问题核心素养观:解决真实问题核心素养观要让课程目标始终聚焦于培养核心素养观要让课程目标始终聚焦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当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学生在真实情境当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可普遍迁移的正确价值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可普遍迁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观的引领下,国家课程目标主要变化是三点:第一,课程目标开始走向整体性,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第二,课程目标具有高级性,我们未来不

    5、是要让学生先掌握知识技能,再去解决问题,而是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的高级思维能力,关注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的思维。第三,既然一开始就要关注高级思维能力,那么我们的课程目标就要有进阶性。理解和知识技能不一样,知识技能是掌握式的,掌握了就结束了,而理解是程度性的,永无终止。核心素养对我们课程目标的主要改变,就是走向新三维目标。第一,大观念。新课程目标增加了我们老三维目标中没有的大观念,即概念性理解,也就是要找到一门课程当中少而重要、强而有力可普遍迁移的概念理解。老师们要学会提取核心概念,建立联系,形成大观念,扩张到单元当中,基于从大观念中引出的引导性问题,设计一个真实的任务,并能在完成

    6、任务的过程中学知识。第二,新能力。将一门课程的大观念及相应的知识技能,用于真实情景,完成真实任务,从事真实实践的做事能力与品格,这叫新能力。第三,新知识。要与大观念建立内在联系,并得到应用的关键学科事实和知识技能。这个新能力是做事的能力和技能,新知识是活的知识,无论新能力还是新知识,它背后是看不见的大观念。走向理解性教学:理解性教学观认为知识的本质是理解或问题解决,教学即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大观念,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学科大观念解决真实问题,经历真实实践,产生个人理解。那么我们要怎样走向理解性教学?首先,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具体化,提出深度学习有意义的单元主题。其次,教师要围

    7、绕单元主题提取核心概念,形成可普遍迁移的大观念。再次,围绕单元主题内容和大观念提出贯穿始终的引导问题。最后,围绕大观念和引导问题创设真实情境和真实任务。教师怎样进行表现性评价?首先,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中每学段课程核心素养的表现及相应学业质量标准,形成表现性评价的整体视野和宏观图景。其次,教师要根据单元主题内容中蕴含的“大观念”及核心素养目标,联系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学业质量标准,开发植根于真实情境的“表现性任务”,并根据学生对“大观念”的理解水平和核心素养发展状况研制出“表现性任务”评价量规,以评价学生学习一个单元后对“大观念”的理解水平及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再次,教师要将“表现性任务”及评价量规转

    8、化为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活动,体现“表现性任务”的累积性以及核心素养的进阶性和发展性。板块二新课程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研究什么一、教研工作的含义以全体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一个学科、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主要途径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活动。1、研究教育教学思想2、研究教育理论3、研究课程结构4、研究课程标准5、研究教材体系6、研究教学方法7、研究教学过程8、研究教学手段9、研究学生学法10、研究课外活动11、研究考试方法12、研究教学评价二、教研工作的具体任务三、中小学教研活动的

    9、主要内容1、以培训教师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2、以传播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3、以展示成果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如何研究一、对传统教研活动组织形式的回顾二、教研工作的定位三、如何扎实有效的开展教研活动?板块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一、摆正位置,实现角色的转变二、深谙课程标准内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三、发挥课堂效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强化新课程新理念,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板块四浅析听课与评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谈谈听课和评课的几个环节:一、做好听课前准备二、认真听仔细看三、边记录边思考四、及时整理笔记五、评课提炼升华评课提炼升华1.评课意义。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评课方法。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师客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课标 PPT.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shikewenku.com/doc/47237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1 师客巴巴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黔ICP备2021006494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