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教学导入)师:老师这有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生:想。师:故事是这样的:明明刚刚学过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老师留了一个家庭作业搜集一些亿以上数的数据。于是明明在作业本上写下了在网上和书上搜集到的一些数据:北京每年因漏水约浪费100000000立方米水。全球人口约为7000000000人。中国人口约为1400000000人。晚饭后,他看到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爸爸留下的小纸条,显然爸爸已经检查完作业了。可是看到上面的字时,他却皱起了眉头。怎么回事呢?爸爸写道:你的“鸡蛋”太多了,看得迷糊,并。
2、名师教学片段实录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教学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你们谁想参加?(学生纷纷举手)师(面向描述者):请同学们提供准确的信息。师(面向猜者):请你根据大家的描述来猜一猜是什么图形,你们准备好了吗?开始。(教师在黑板上逐个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教具,学生逐个提供信息并逐个猜,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评价学生或纠正学生的错误)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大家的描述既准确、又充分(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具),而有些同学对平行四。
3、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动手操作,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现在我们就在量角器上找角和读角。量角器又叫半圆仪,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我们把0刻度所对应的那条线叫做0刻度线,0刻度线与1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就是一个1的角(课件演示),你还能找出一个1的角吗?生1:1刻度线与2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就是一个1的角。生2:89刻度线与90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就是一个1的角。师:你能找出一个30的角吗?生:0刻度线与30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就是一个30的角。师。
4、名师教学片段实录探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重点)(课件出示教材73页例1)师:9230该如何笔算呢?先想一想,92除以30应商几呢?你能想办法用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吗?动笔试着算一算。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小棒来分一分。(学生独立尝试完成,教师将学生尝试的几种不同的算法用课件展示出来)师:看黑板上几位同学的算法,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列式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是什么了吗?生:他们算出的商都是3。师:你们的商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生1:我是通过。
5、精彩教学片段实录自主探究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重点)课件出示教材11页例5。下面是2011年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单位:人)美国:2116100日本:3658200泰国:608000俄罗斯:2536300印度:606500韩国:4185400师:你对这六个国家有哪些了解呢?生1:泰国的旅游业比较发达。生2:韩国的泡菜出名。生3:印度的舞蹈很好看。生4:日本的动漫很出名。师:知道了这六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你会比较每两个国家来我国旅游的人数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看你能写出几组。(学生活动)师:我们请几位同学说一说他们是怎么比较的。生。
6、名师教学片段实录有序观察,简洁表达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出示62、620、6200,请同学们直接口算出得数,师板书得数。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因数的末尾多一个0,积的末尾也多一个0。生2:我发现第一个因数都是6,没有变。师:因数和积的末尾同时多一个0,说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师:如果从最后一个算式往前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也除以10。师:像这样的例子,同学们还能举一些吗?(生举例)师:是不是只有乘。
7、名师教学片段实录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导入)课件播放生日快乐歌。师:要想知道哪个月份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简单、快捷地统计出全班同学的出生月份呢?生1:一个一个地说,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生2:先在组内统计,然后各组汇报,进行全班统计。师:哪名同学的方法节省时间?(生2)那就以组为单位进行统计,组内做好分工,然后全班汇总。(学生在组内统计,组员依次汇报自己的出生月份,组长做好记录)各组汇报,完成统计表。师:同学们统计的数据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8、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学前准备,谈话导入(教学导入)师:假如你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她让你帮忙烧水和扫地,你会做吗?(会)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说一说,你们准备怎样安排这两件事?烧水(8分钟),扫地(5分钟)生1:先烧水,后扫地,共13分钟。生2:先扫地,后烧水,共13分钟。生3:在烧水的同时扫地,只需要8分钟。师:大家觉得哪种方案更好,好在哪里?生:在烧水的同时扫地更好,因为可以节省时间。师:同学们真棒,你们不仅孝顺,而且还善于思考。赏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些生动、具。
9、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教学导入)课件播放录像。(说明:录像只有图片和音频)2010年全世界的人们都把目光聚焦到中国上海,这是为什么呢?对,上海世博会。我们学校也派出了小记者,这是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园开园了,它吸引了无数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据统计,7月6日这天,前来参观的游客达到了四十五万七千一百人,截止到7月6日这天,累计参观世博园的游客高达二千三百五十二万九千九百人。这是最小的展馆阿克曼竹子馆,总面积只有二百五十平方米;这是最阔绰的展馆沙特馆,馆内有。
10、名师教学片段实录认真观察,选择最优算法(教学重点)师:观察下列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605024020生:因数的末尾有0。师:应该怎样口算?生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生2:把每个因数中的0去掉后再相乘,去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师:生1,生3合起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师: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生1:一样。写竖式时把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再相乘。生2: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生3:数一数两个。
11、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创设情境,明确商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师:在一家体育用品商店,老师用200元买球,可以分别买多少个?(课件出示:乒乓球2元/个,排球20元/个,篮球40元/个)师:谁能列式并口算出结果?生:2002100(个)2002010(个)200405(个)师:从上到下观察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认真思考,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被除数没变,除数和商都变了。师:任选两个算式比比看,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生1:第二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相比较,除数乘10,商反而除以10。生2:第三个算式与第二个算式相比较,除数乘2,商反而除以2。师:你们。
12、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创设情境,感知计算器的普及与快捷(教学导入)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吧?超市里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收银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这是为什么呢?生:有电脑,有计算器。师:(展示一个计算器)你们认识这个吗?生(齐):认识,计算器!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计算器呢?生:收银员那里、超市师:同学们能说得完吗?生:说不完。师: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你想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和演变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
13、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复习铺垫,揭示课题(教学导入)师:想一想,你们都学过哪些四边形?生:我学过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师: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征?生1: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生2: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师:(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哪些不是?生1:图1、图2、图4、图5、图6是平行四边形。生2:图3不是平行四边形。师: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生1:有4条边,4个角。生2:像梯子。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梯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14、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因势利导,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难点)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角?生:我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师:老师这里有一把折扇,请一名同学来表示出你认识的角。(学生到台前用折扇分别表示出锐角、直角和钝角)师:他表示出了锐角、直角和钝角,这些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师:好,你来指一指!(学生到台前指一指)师:除了刚刚表示出的锐角、直角和钝角,你还能用折扇表示出哪些角?生:我能表示出平角。师:请你来演示一下。(学生到台前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师: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在哪里?。
15、名师教学片段实录自主探究,经历试商的过程(教学重点)(课件出示教材76页例3情境图)师: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多少个?师:该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这么快就得出了答案,那么谁能说出计算的过程?生:84里面有4个21,口算得出84除以21的商是4。师: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能看出商是4。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商是几,该怎么办呢?如果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呢?现在我们就一起用8421这个简单的算式来尝试。
16、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创编故事,导入新课(教学导入)师:李红和王明是我们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某日,李红从编辑手里拿到了一份播音稿件。(课件出示播音稿)百科知识:人体的秘密。一个人约有80000到90000根头发。一个人的血管总长约96000000米。人体每小时约有600000个皮肤颗粒脱落。人的脚上约有250000个汗腺。人耳一般所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的最高值是20000赫兹。师:李红反复读这份稿件,可是每当读到这些大数时,语速明显就慢了下来,有些数还读错了,这可怎么办呢?李红想了想,拿起笔,把这些大数都分了级,高兴地拿给王明看,说:“这。
17、名师教学片段实录联系生活实际,建立速度的概念(教学重点)出示刘翔的比赛成绩单。师:同学们,刘翔跑得快吗?生:刘翔跑得非常快!师:大家说刘翔跑得快,那么这个“快”,是指刘翔的什么快?生:是指他的速度快。师:同学们,通过这个表格可知,刘翔赢得比赛的依据是什么呢?生:刘翔用时最短。师:那么像这样,在路程相等时,应该怎么比较快慢呢?生1:应该按所用时间的多少来排顺序。生2:用时最少的就是第一。师:在路程相等时,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如果时间相同,路程不同,怎么比较快慢呢?(出示表格)路程时间刘翔110米12.91秒王。
18、名师教学片段实录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学重点)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把上面的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吗?生:能。师:那就请同学们独自绘制条形统计图吧,要绘制得干净、清晰。(学生独自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汇报一下自己的绘制成果?生1:横轴表示最喜欢的早餐种类,竖轴表示人数,1格代表1人。生2:竖轴表示最喜欢的早餐种类,横轴表示人数,1格代表1人。师:在刚才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生:数据较大,表示人数的轴太长了,本子上的地方不够了。师:是啊!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
19、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动手操作,探究怎样烙饼用时最短(教学重点)师:我们来举办一次烙饼比赛,看谁是最聪明的烙饼师!请看比赛规则。(课件出示)(1)每人烙3张饼。(2)锅里每次最多能烙2张饼。(3)饼的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钟。(4)算出烙完3张饼所用的时间。师:比赛规则都明白了吧?(明白)那就开始比赛吧!(学生动手操作)师:大家的饼都烙熟了,你们分别用了多长时间?生1:我用了12分钟。生2:我用了18分钟。生3:我用了9分钟。师:真奇怪,都是烙3张饼,为什么你们用的时间有长有短呢?(指三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讲解)师:我认为生3的方法最好。
20、精彩教学片段实录看、听、想、读,掌握亿以内数中“0”的读法(教学难点)课件出示:6004000、800315、5090090。(画好分级线)师:这些数该怎样读呢?生:6004000读作:六百万四千。师:大家对他的读法有疑问吗?生:为什么有这么多“0”,读数的时候却一个零也没有读出来?师:是啊,怎么一个零也没有读出来呢?生:因为600在万级上,表示600个万,就读“六百万”;4000在个级上,表示4000个一,就读“四千”。合起来是六百万四千,所以一个零也没有读出来。师:大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生:有道理。师:我们还可以看看这几个0所在的位置。。
21、名师教学片段实录激发兴趣,复习导入(教学导入)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乘法,现在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掌握情况,有信心挑战吗?生:有。师:我们来进行口算抢答比赛,看谁是今天的口算高手!出示口算题卡片,学生抢答。165724 2420601242010421942211983生:802884807204200800800600师:我们班的同学口算真不错,老师再考考你们的笔算看看是不是也一样棒!笔算下面各题。(1)学生独立完成。(2)请三位同学上台板演。(3)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步骤和要点。师:上面的知识你们顺利通过了检测,那么应该怎样计算14512呢?这节课我们就。
22、名师教学片段实录交流算理,探究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师:计算61218时,先用18去除什么数呢?为什么?商的最高位怎么写?生:先用18去除612的前两位,因为前两位够除,所以商的最高位应写在十位上。师:谁愿意在黑板上写出这道题的计算过程?(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其他学生独立计算)师:我们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生: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够除,那么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师:笔算除法时,先判断商的最高位在哪位上,就能确定商是几位。
23、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教学导入)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谁能把收集到的信息说给大家听?(生汇报)师: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的信息。我们来看一组与我们自身有关的数。课件出示资料:最近有报道说,一个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大约要19年。其中,幼儿园三年,花费12324元;小学六年,花费17868元;初中三年,花费13146元;高中三年,花费19872元;大学四年,花费85290元,共花费148500元。师:看了这篇报道,你们有什么感想呢?生1:我们的求学之路好漫长啊!生2:我们要花费这么多钱呐!师:我们的感慨来自。
24、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实践操作,积累画垂线的经验(教学重点)师:(拿一个三角尺)想想我们会利用三角尺的哪一部分画垂线?生:画垂线要利用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师一边在黑板上示范,一边给学生讲解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步骤)师:画图步骤。(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3)从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起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4)标出直角符号。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同桌交流垂线的画法后,画出规范的垂。
25、名师教学片段实录旧知迁移,认识射线(教学重点)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谁来说一说线段的特点?生: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师:线段的端点有什么作用?生1:有了端点我们才能测量出它的长度。生2:有了端点我们才能知道线段在直尺上的起点和终点。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线段的某一个端点不存在了,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生:没有端点的那一端可以一直画下去。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画多长呢?生1:可以无限延伸。生2:没有尽头,无边无际。师:如果线段的某一个端点不存在了,没有端。
26、精彩教学片段实录激活已有的数学经验,引入公顷(教学导入)师:同学们,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与数学有关的信息,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课件出示问题:请你想一想,填什么单位合适?(1)成年人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2)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4()。(3)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5()。生:分别填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师:刚才我们填的是什么单位?生(齐):面积单位。师:从你们响亮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对面积单位掌握得很扎实,同时,我也了解到你们非常关注身边的事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课件出示)我们学校的占地。
27、精彩教学片段实录认识“四舍五入”法,经历求近似数的过程(教学难点)师: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地判断出什么样的数是近似数,那么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7)师:谁来读一读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分别是多少?(生汇报)你们知道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多少倍吗?生1:数太大,不能直接看出来。生2:可以算一算,但是数太大了,我们只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生3:我觉得可以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样就容易计算了。师:同学们说得都对,老师也觉得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再计算这个方法不错,但。
28、名师教学片段实录课前活动,导入新课(教学导入)师:每一位同学的桌面上都有这样的一张纸(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我们把这张纸看成一个平面,并且想象这个平面是可以无限扩大的,能想象出来吗?生:能。师:如果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两条直线,那么在大家的想象中,这两条直线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笔画在纸上。生1:生2:生3:生4:师:根据这四幅图的特点,你们能给它们分类吗?按照什么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呢?生:按是否相交进行分类。师:谁能具体分类看一看。生1:图形是相交的;图形是不相交的;图形是不相交的;图形是相交的。生2:。
29、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合作完成数据的分析、整理(教学重点)师:公路上跑着这么多的汽车,你们能统计一下吗?(边说边放动态图)师:我们分小组进行统计,请各小组商量一下,怎样统计,怎样分工?(各小组讨论统计方法和组内分工)师:各小组准备好,利用发给你们的统计表统计10分钟,现在开始。师:统计结束,各小组汇报。生1:我们组一人负责一种车的统计,过一辆数一辆,最后填在表中。生2:我们组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统计后再算出各种车的数量,将结果填在表中。师:请各小组根据统计结果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学生绘制。
30、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创设情境,游戏导入(教学导入)玩扑克牌,比大小。(课件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3,5,7和4,6,8,并说明游戏规则)师: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请23名同学玩一玩,三局两胜)(学生选4,6,8这组牌)师:你为什么选4,6,8这组牌?生:因为4,6,8这组牌比3,5,7那组牌大,赢的可能性大。(让学生先出:83,67,45)(学生选3,5,7这组牌)师:3,5,7这组牌小,赢的可能性小,你为什么还要选它们?生:因为老师刚才选3,5,7这组牌赢了。(让学生先出:34,56,78)师:为什么老师总能赢?(学生思考,各抒己见)师:老师总。
31、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求知欲望(教学导入)师:上几节课我们认识了数学王国里更多的数,其实数学王国的数都是很神奇的,它如孙悟空一般神通广大,还会变身呢!你们不信?那么请看这个数,你们会读吗?(出示:7000)生:七千。师:注意它要变身喽!(在7000后面依次加一个0,加4次)生1:七万生2:七十万生3:七百万生4:七千万师:这么大的数你们是怎么这么快读出来的?生1:先分级,再读数。生2:从最高位读起。师:如果我在70000000后面继续变出0来,你们还会读吗?生:应该会。师:为什么这样说?生1:跟数位顺序表有关系,会。
32、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学导入)师: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征?生1: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生2: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生3: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师: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呢?请举一些例子。生1:黑板。生2:直尺。师: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和熟悉的事物的特点,怎样画出指定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板书课题)赏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导入新课,既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了数。
33、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动手操作认识角(教学重点)师:刚才我们从一点出发画了那么多射线,现在我们从一点出发画两条射线,看一看我们画出了什么图形。生:角。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出角的吗?生1:画出两条射线,两条射线有一个端点。生2:先画一个点,然后以这个点为端点,分别画出两条射线。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师: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学生画角)师:想一想,我们画角时的点和两条射线分别是角的什么?生1:我觉得这个点应该叫做顶点。生2:我认为这两条射线应该叫做角的。
34、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创设情境,探究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重点)(课件出示根据教材71页例2创设的情境图)师:刚才我们顺利完成了学校分彩旗的任务,大家表现得非常好!瞧,学校又买来一些花。从情境图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谁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生1:学校买来150束花,每班分50束。生2:可以分给几个班?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生: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5050。师:怎样计算15050呢?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汇报。(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师:谁能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生1:因为3个50是150,也就是503。
35、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在游戏中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教学重点)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计算器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多少名同学会用计算器?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好不好?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输入“386179”的。生:先输入3、8和6,接着按加号键,再输入1、7和9。师:想知道得数,需要按什么键?生:等号键。师:得数是多少呢?生:565。师:刚才这名同学是看一个数字输入一个数字的,还有没有不同的输入方法?生:我是先记住386这个数,再输入。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输入方法哪个比较简便、不容易遗漏呢?生:第二种。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
36、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实际操作,正确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师:同学们,老师刚刚说的4,40,400,4000,大家都拨得很正确。想一想,如果老师再让你们拨数,会说哪个数呢?生:40000。师:确定吗?为什么是40000?根据什么?生:因为前面是4,40,400,4000,所以师:有规律吗?什么规律?请你们说一说。生:有规律,规律是每相邻两个数,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10倍。师:好,你们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生拨珠,茫然)师:你们的计数器上拨不出40000,是吗?是珠子不够吗?生:不是,是数位不够。师:数位不够怎么办?。
37、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动手操作,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教学重点)师:同学们会画角吗?你能利用手中的工具画一个60的角吗?生1:我能用量角器画。生2:我能用三角尺画,因为三角尺上原本就有60的角,这样更简便。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把你的画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师:你是怎样画60的角的?生:我先画一个点,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60角的两条边画两条线(射线),这样就得到一个角,这个角正好是60。师:这种方法真不错,同学们课后可以研究一下,利用三角尺上的角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