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用迁移的方法完善数位顺序表。过程与方法1经历搜集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了解数的产生的相关知识。2在合作与操作的过程中生成数位顺序表,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数学文化,知道中国古代数学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数的产生及数字的演变过程。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及特点。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及掌握数位顺序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收集。
2、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理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和“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自主探究画垂线的过程,掌握画垂线的方法。2经历画、量、比、想的过程,理解“点到直线间垂直线段最短”和“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体验猜想验证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它们的表示方法。2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掌握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过程与方法经历在观察、操作、比较的实践活动中认识直线和射线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难点: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手电筒细线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练习本直尺(或三角尺)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引:我们的生活就像。
4、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现实的情境或材料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体会随机思想,树立随机意识。1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把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2做探究交流的小主人。本节课在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的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组合作尝试画出条形统计图,并且自己总结出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其间教师只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5、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活动,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发展学生的数感。2能结合教材提示,开展实践活动,自主选择研究对象、设计研究方案、合作进行实验测量、讨论交流形成结论。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了解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合作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利用可想象的素材。
6、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按数级读数。2了解“三位分节法”,丰富记数法的知识。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探索读数的过程,逐步总结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按级读数的习惯,培养数感。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体会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计数单位的个数;整万数可以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加上一个“万”字。难点:亿以内含有0的数的读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课堂活动卡计数。
7、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对照笔算与估算情况,知道估算可以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过程与方法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方法,感受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2经历估算过程,提升数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
8、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2.理解不够商1写0占位的意义,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除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的过程,从实质上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思想。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觉验算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并比较熟练地计算这。
9、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对策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通过回忆田忌赛马的故事、玩牌游戏,学会分析双方竞争形势,掌握化不利为有利、以弱克强的胜算策略。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胜算策略。2借助不同素材,经历各种胜算策略的探究过程,体会对策论的优化思想,认识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养成善于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维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周。
10、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亿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过程与方法1经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能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和不完全概括的方法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2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总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创设的情境中,获得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难点: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11、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积的变化规律。2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初步渗透归纳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2培养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获得成功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难点:能灵活地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12、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2会将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或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过程与方法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迁移过程中,通过尝试、交流、总结,掌握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获得全面发展。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难点:求近似数时连续进位的问题。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请同学。
13、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平行四边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感受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了解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2会正确画平行四边形的高。过程与方法1在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画法。2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框架做推拉试验,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观察、实践、交流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难点:掌握平。
14、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2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2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感受数学的简洁和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难点: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活动角三角尺。
15、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2.能初步了解试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经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会位值制。2.在探究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类推迁移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难点: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
16、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际操作计算器计算的过程,掌握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运算的方法。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感受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规律性的探索,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体会计算的神奇和趣味,培养乐于发现的品质。重点难点重点:会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难点:理解“你知道吗?”学习内容,能进行含。
17、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能正确理解和区分“计数单位”和“数位”两个概念。2掌握数位顺序表,类推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3了解数位的意义,利用数位顺序表体会“位值”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经历较大计数单位的产生过程,感知位值制。2让学生经历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的过程,加深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和对国情的了解。2在认数过程中,进一步。
18、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画指定度数的角。2会用三角尺画、用折纸的方法折出像30、45、60、90这样指定度数的角。过程与方法1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探究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2经历画角、折角的过程,能灵活使用工具,选择合适的方法画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难点:用量角器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量角器三角尺课堂活动卡学生。
19、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灵活地选择试商的方法,像除数24、26等都可以看作25来试商。2.会计算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过程与方法1.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2.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同头无除商八九”和“除数折半商四五”这两种快捷的试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规范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把除数24、26等看作25这个特殊数来试商的。
20、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2能正确地读、写亿以上的数。过程与方法经历尝试探索、交流总结、实践应用的过程,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探究得出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全球人口问题,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重点难点重点: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难点:正确读写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的大数素材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活动1回顾数位顺序表1填写数位顺序表: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数位顺序表,请同学们。
21、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烙饼问题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方案的多样性,并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事例,使学生理解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22、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地画出给定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2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升规范作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将画图过程提升到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探究和分析的过程,并能用数学的方式表现出来。2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总结画出给定大小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用数学知识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2在合作中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感受合作的必要性。重点难点重点:会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
23、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组成,掌握角的符号的表示方法及读法。2能根据角的概念画角。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体会抽象思想。2经历数一数、画一画等活动,掌握数出图形中角的个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重点难点重点:明确角的概念,会用角的符号表示角。难点:能正确地数出图形中角的个数。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图片学生准备直尺或三角尺教学过程板块一观察交流,导入新课1找。
24、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2.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在对比中感知算法优化的好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难点:掌握。
25、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2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过程与方法1经历不完全概括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过程,掌握抓住“万”这个标志字从高到低写出每个数级上的数的方法。2经历步步深入,自主探究亿以内数的写法的过程,体会类推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先看级再看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的写数习惯。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难点:中间和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计数器。
26、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2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过程与方法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进一步理解位值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思考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难点: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
27、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商的变化规律。2.能运用商的变化律进行相关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经历猜测、验证及应用结论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填表、观察比较、自主猜测、主动探究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活动过程中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一门学科,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渗透“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和科学的研究态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28、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了解1公顷的实际大小。2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过程,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明确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2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会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29、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单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及其发展历史。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认识算盘,能用算盘记数。2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计算器,简单了解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功能。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算盘的过程,了解算盘的记数方法。在实际情境中,用交流的方法认识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难点:。
30、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两种特殊的梯形。2会画梯形底边上的高,会用集合图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进行自主探究活动。2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画一画等方法,经历认识梯形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2提高审美情趣,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梯形的特征,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会画梯形的高。难点:正确掌。
31、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角、平角、周角的概念。知道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知道1周角2平角4直角。2会根据周角、平角、直角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指定角的度数。过程与方法1经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动态演示过程,会从直观图中抽象出这些角各自的特点。2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掌握求某个指定角的度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周角、平角、钝角、直角和锐角各自的特点及各类角之间的关系。难点:1.。
32、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依据。2会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改写方法的过程,体验大数改写的必要性,在尝试、交流中感悟改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及信息,拓宽文化视野,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及其便利性。重点难点重点:能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难点:理解整万数的改写依据和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提问: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大数。
33、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并掌握调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经历试商、调商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数感。2.经历探究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策略解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感。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四舍五入”法试商。难点:观察被除数、除数的数字特点,灵活选用试商方法。课前准备。
34、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2能应用关系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渗透模型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合作与交流的意识。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单价、总价、速度。
35、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沏茶这一简单的生活问题。2学会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感悟优化思想。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寻找最优方案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沏茶问题。难点:提高寻找最优方案解。
36、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1格代表2个单位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2当用1格代表2个单位,而要表示的数据不能用整格表示时,可以用半格表示。过程与方法1体验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经历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的转换过程,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2使学生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
37、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把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集中复习,有利于学生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并进一步巩固两、三位数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1重视知识间的相互结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的变化规律同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能灵活应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准确、迅速。2重视知识点的逐个击破。针对每个知识点,教材都安排了相应的练习题,在教学中一边解决问题。
38、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2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体验类推和概括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学习态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按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难点:能正确理解省略的要求,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